为保护当事" name="description" />
咨询热线:13426037149
律师咨询电话:13683504317

为您解决房产法律咨询问题

专业房产律师累计已帮助 1000W+ 个用户

共同生活和陪伴,能作为多分遗产的依据吗?北京遗产继承律师讲实务

2025-04-22 23:41:17 0 创始人

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,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,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。

一、案件梳理

(一)当事人信息

原告:刘云飞,系被继承人刘卫国、陈淑兰之子。

被告一:刘文静,系被继承人刘卫国、陈淑兰之女。

被告二:陈国华,系被继承人陈淑兰之父。

(二)原告诉求

请求法院判决原告继承被继承人刘卫国、陈淑兰的遗产(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号房屋及存款);

请求判决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。

(三)被告答辩

被告一:

否认一号房屋为刘卫国遗产,主张房屋系陈淑兰个人财产,且陈淑兰已立遗嘱指定由自己继承;

主张自己对陈淑兰尽主要赡养义务,分割遗产时应多分;

被告二:

要求继承陈淑兰的遗产;

认可被告一对陈淑兰尽主要赡养义务,认可陈淑兰遗嘱效力(若无效则主张法定继承)。

(四)查明事实

刘卫国与陈淑兰系夫妻,育有子女刘云飞、刘文静。刘卫国于 2009 1 19 日去世,陈淑兰于 2022 12 8 日去世,陈淑兰之母先于其去世,父亲为陈国华。

遗产范围:

陈淑兰名下一号房屋(2013 6 4 日登记,原承租人刘卫国,后变更为陈淑兰);

争议点:

一号房屋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;

陈淑兰所写《刘云飞买房借钱的情况》是否构成有效遗嘱;

赡养义务的认定及遗产份额分配。

二、争议焦点

遗嘱效力争议:

被告一主张《刘云飞买房借钱的情况》系陈淑兰自书遗嘱,内容包含 "我的房子要全部给女儿刘文静"

原告认为该文件仅为借款情况说明,未明确 "死后处分财产" 的意思表示,不构成遗嘱。

遗产范围及分割争议:

一号房屋是否因使用刘卫国工龄而包含其遗产份额;

赡养义务认定争议:

原被告均主张自己对被继承人尽主要赡养义务,要求多分遗产。

三、案件分析

(一)遗嘱效力认定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,自书遗嘱需明确 "死后处分财产" 的意思表示。本案中,《刘云飞买房借钱的情况》主要内容为借款事实陈述,仅末尾提及 "房子给女儿",未明确系 "去世后" 处分,缺乏遗嘱核心要件,故认定为无效,按法定继承处理。

(二)遗产范围及分割依据

一号房屋:

刘卫国生前为承租人,未取得所有权;陈淑兰在其去世后购买房屋,登记在自己名下,原则上为个人财产。

但购房时使用了刘卫国 35 年工龄(对应财产利益),该部分属于刘卫国遗产(需在法定继承中分配)。

因未评估房屋现值,法院结合工龄贡献及赡养情况,酌情分配份额(刘文静 40%刘云飞 35%、陈国华 25%)。

赡养义务认定

被告一提交的出院记录、陪伴证据足以证明其与父母共同生活且尽较多赡养义务;原告证据仅能证明一般赡养,无法体现 "主要性",故被告一可多分遗产。

四、裁判结果

一号房屋:刘文静继承 40% 份额,刘云飞继承 35% 份额,陈国华继承 25% 份额;

五、案件启示

遗嘱形式要件严格性:自书遗嘱需明确 "死后处分" 意思,避免模糊表述导致效力争议。

工龄利益的遗产属性:夫妻一方去世后,另一方购房使用已故配偶工龄的,工龄对应价值应认定为遗产。

赡养义务的举证责任:主张多分遗产需提供充分证据(如共同生活记录、医疗护理证明等),仅凭口头陈述不足够。

遗产与共有财产区分:承租人变更、购房时间等因素影响财产性质认定,需结合物权登记与实际出资综合判断。

 

声明:该作品系结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相关知识整合,遵守本站规章制度发布。如果涉及商誉、版权等相关问题,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相关权属信息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准并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删除处理。【投诉通道】

延伸阅读

律师推荐